楊莉珊港區全國政協委員 九龍東區各界聯會常務副會長沉寂一陣的黑色暴亂在平安夜及聖誕節死灰復燃,暴力遍地開花,大批黑衣暴徒在各區多個大型商場肆意打砸搶燒,在旺角朗豪坊、銅鑼灣時代廣場、沙田新城市廣場、九龍灣德福廣場等地攻擊商場店舖,闖入酒樓搗亂,港鐵站繼續被燒,交通燈繼續被毀,無辜市民繼續被「私了」,連匯豐銀行、琤芼行也未能倖免於難。黑色聖誕發出危險警號,顯示黑暴勢力沒有收手,香港危機四伏,任何「綏靖主義」的做法,結果只能是「拖亂延暴」,對於暴徒的容忍姑息,其實是對守法和擁護政府的市民的殘忍,也是對敢於負責忠於法律的警隊的殘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批評,自私的暴徒在節日期間漫無目的地進行破壞,完全罔顧其他人的權利和自由,令本來稍為轉好的市道蒙上陰影,強調特區政府必定全力遏止暴力,務求回復社會秩序,讓市民可以正常生活,遊客亦繼續可以來香港這個好客之都。廣大市民希望特首坐言起行,止暴制亂不能繼續停留在口頭,必須有實質性的行動,期望特首帶領問責團隊以至政府各部門拿出行動,採取有效措施堅決止暴制亂。香港全社會亦應達成共識,只有止暴制亂,才能推動香港發展重回正軌。暴徒攻擊商家行為已毫無底線黑色聖誕發出的警號顯示,暴徒的無差別襲擊和破壞喪心病狂。半年來,任何人包括警員、市民、記者及公眾人士都受到暴徒無差別的傷害。暴徒鬧市縱火狂掟汽油彈,打砸燒中資銀行、企業、商舖,圍毆甚至謀殺警員和無辜市民。過去半年的暴亂,中資銀行和有內地背景的企業首當其衝,但這次暴徒針對匯豐、琤耵漸敞{燒暴行,說明暴徒攻擊企業和商舖的行為已經毫無底線。「星火同盟」涉「洗黑錢」日前被警方調查,多人被捕,匯豐銀行凍結其戶頭內的七千萬資金乃根據國際標準而行,根本無可非議。匯豐是總部設在英國的國際大企業,琤芼行則同屬匯豐集團。作為國際性大銀行,匯豐嚴謹地以國際準則處理反洗黑錢的問題,凍結暴徒「星火同盟」資金完全是依法行事。黑衣暴徒的報復行動,完全不顧過去半年來他們在暴亂中頻繁揮舞英國旗的做法,匯豐及琤穻]為得罪暴徒而成為暴亂的受害者。黑衣暴徒一向都奉行「順我者生、逆我者亡」的強盜邏輯,這次暴徒針對匯豐、琤耵漸敞{燒,不僅是對本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挑戰,而且是無差別襲擊和破壞暴行的升級。政府要採取實際行動遏止黑暴暴徒不斷突破底線,暴力不斷升級,社會變得血腥、恐怖,而人權自由以及文明法治亦隨之衰頹。西方主流媒體也紛紛出現轉向,從當初赤裸裸的雙重標準變成對暴力行為的譴責,它們批評示威活動充斥黑暗、暴力,撕掉了香港文明的薄薄外表,並且憂慮毫無止境的暴力將毀掉香港,從而損害西方在香港龐大的經濟利益。區選結束後,暴亂仍然未有止息之勢,並呈現出兩大趨勢:一是暴亂痡`化、持續化,幕後勢力有意控制暴亂的節奏和規模大小,大型的暴亂可以隨時發生,黑色聖誕暴亂就是警號,而且暴亂會延續至明年9月的立法會選舉或更長時期;二是以暴亂為選舉服務,反對派通過區選已食髓知味,暴徒是他們最重要的助選團,暴亂是他們亂中奪權的最適合環境。面對黑暴再起,除了警方苦苦支撐,遺憾的是政府各部門依然袖手旁觀,雖然特區政府嚴厲譴責,但沒有實際行動也是徒然。因此,採取實際行動止暴制亂,不僅是香港當前最重要和最緊迫的任務,而且是香港長治久安和捍衛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權的長久之策。特區政府要汲取過去半年來的教訓,督促各部門採取實際行動遏止黑暴,真正顯示出平亂的決心、意志和行動,為特區政府自己和建制派挽回民心,避免香港在無休無止的暴亂中被逐漸「陰乾」。
不久前,美國民間智庫皮尤研究中心(PewResearchCenter)公佈了一項民意調查結果。當被問及「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危險是什麼?」時,絕大多數參與調查的美國人選擇了「不平等」,而不是宗教仇視、核武器或者環境污染。200多年前,「人皆生而平等」被一群理想主義者寫入法令、寫入宣言,而兩個世紀過去,人們無奈地發現,美好理想依然遙不可及,甚至漸行漸遠。2016年,韓國作家趙南柱出版了《82年生的金智英》,引起閱讀熱潮。書中的故事,恰恰戳中當下人們對於「不平等」的隱憂,也洩露出女性對於自我、人生的隱秘憂愁。而在帕蒂史密斯(PattiSmith)的傳記《只是孩子》(JustKids)中,這些憂愁的詢問又似乎有了某種答案。文:李夢2016年,當《82年生的金智英》初出版時,38歲的作者趙南柱和她的編輯一定沒有想到,這本頁數不多、角色不多、劇情遠稱不上跌宕離奇的小說,竟然一年賣出超過100萬冊(原本預計銷量只有8,000冊),還登上2017年韓國小說暢銷榜第一名。書中講述生活與名字一樣平凡無奇的女子金智英,婚後辭去工作相夫教子,卻不得不面對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反差以及來自家庭與社會的種種壓力,忍受身體與精神的雙重折磨。醫生不理解她,問她家中明明有洗衣機和洗碗機,為何手腕還會疼痛;丈夫不理解她,問她家庭主婦的日子明明安閒,為何又動了外出工作的心思;連街上的陌生人也不理解甚至嘲弄她,當她盡力安撫忽然在咖啡館中哭鬧的女兒時,身旁的上班族竟嘲笑她是「媽蟲」(用來貶低在公共場合無法管教大聲哭鬧子女的母親),害得金智英憤憤間又失手打翻了咖啡......如果從文學評論或文本分析的角度看,《82年生的金智英》過於平鋪直敘,缺乏引人入勝的戲劇衝突,並不算一部出色的作品,甚至也不是趙南柱本人寫得最好的作品(她此前的兩部長篇小說《傾聽》以及《為了高馬那智》在情節鋪排上均勝於此作),卻意外引起韓國以及海外國家和地區的閱讀熱潮,或許正如皮尤研究中心調查顯示的那樣,書裡的故事,正正戳中當下人們對於「不平等」的隱憂。這種不平等,由性別起,以資源分配牽引,延至家庭、職場、教育與醫療等領域,幾乎無可躲避。「我們都是金智英。」去年底,根據這部暢銷小說改編的電影上映,中國內地與台灣的出版社亦推出該書的中文簡體與繁體版本。更多來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讀者,分享韓國普通女子金智英的平凡故事,並從中找到共鳴。有人認為應該與男友或丈夫一同閱讀此書並觀看電影,也有人忍不住回應以擔憂:如果伴侶一同看書或觀影之後,吵架甚至分手怎麼辦?然後,眾人沉默。恐怕連作者本人也不知道「怎麼辦」,不然,她不會留一個開敞的結尾給讀者。小說最末,精神恍惚的金智英終於在丈夫的勸說下,開始接受心理治療。患上心理疾病的那些日子,她時常地變成另一個人,模仿那人的神情和語氣講話卻不自知。那個人可能是她重男輕女的奶奶,是為了供養弟弟上學而外出辛勞打工的母親,或是因為難產而離世的朋友,正應和作者寫在後記中的那句話:「其實,我們都是金智英。」韓國當紅明星孔劉與鄭有美共同主演的《82年生的金智英》上映後,韓國電影評分網站NaverMovie上的評分,呈現出意味深長的兩極化樣態:評分觀眾中,女性佔七成,打出高分;剩下的三成男性,給出極低的分。據說,鄭有美確認接演金智英一角後,曾在Instagram收到數千條攻訐與抨擊的留言。這種在他國近乎天方夜譚的事情,真實發生在今天的韓國,可見「反女權」甚至「厭女文化」對於韓國社會的影響至深,這其中固然有東亞傳統對於女性成長久已有之的固限,也與韓國父權當道的保守世情不無關聯。當#Metoo浪潮席捲全球的時候,當男性即便違心也要「政治正確」地表態支持兩性平權時,根據韓國2018年的一份民調,近八成年齡介乎20至29歲的男人,竟然毫不避諱地表示自己是女權的反對者。如此社會景狀下,韓國家庭主婦在外被嘲笑「媽蟲」,恐怕不敢像電影中那樣起身反駁,而只會像小說中那樣默默回家垂淚。與幾乎同期上映的《婚姻故事》相比,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儘管同樣講述婚戀中的兩性不平等(女性為家庭放棄工作機會與個人發展,伴侶卻渾然不覺),基調卻壓抑隱忍得多。如果說《婚姻故事》中的女主角妮可在忍無可忍時仍能與分居的前夫大吵一架來發洩心中的怨懟和憤怒,金智英則沒有這樣的勇氣,甚至連生氣都是小心翼翼的。她的不滿恐怕只能在她「扮演」其他人的時候,借他人之口才能暢快講出。沒有工作、沒有收入來源的金智英,只能順從,佯裝樂觀,不可抱怨。好的「平等」是什麼模樣?這讓我想到最近在讀的另一本書--帕蒂史密斯(PattiSmith)的傳記《只是孩子》(JustKids)。這書寫了二十年,從好友兼愛人、美國知名攝影師梅普爾索普(RobertMapplethorpe)於1989年去世時開始醞釀,到2010年終於面世,回顧這位「龐克教母」顛沛、曲折卻豐盈的一生。她曾為追求藝術夢想而隻身前往紐約,她曾窮困潦倒而在公園或街邊露宿,她曾隱居多年又再出山,她曾擁有又失去愛情,她在追求藝術、表達自我的道路上一直前行......這是一本藝術家的傳記,卻又不僅僅關乎藝術。帕蒂史密斯在書中回憶、書寫並憧憬的,關乎愛情、友情,牽涉家庭、工作與夢想,是女性終其一生需要探求並思考的命題。金智英們渴望找到的答案,帕蒂那裡有。「一有閒錢,我就會跑到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我對(安迪華荷的)罐頭沒什麼感覺,更喜歡對時代有所改觀」,「我所追尋的是一個可以並肩創作的愛人和朋友,是忠誠,以及自由」......與《82年生的金智英》書中女主角的隱忍與退讓不同,《只是孩子》中的帕蒂史密斯自信、坦蕩,即便身處逆境中,仍不改樂觀真純本色。她從來都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從來不在乎俗世目光,也一直在嘗試、在探索如何抵達理想的彼岸。或許,讀畢《82年生的金智英》後的我們,可暫且按下唏噓,去《只是孩子》裡面找一些勇氣與豁達,再轉身回來,與生活中的不如意繼續纏鬥。金智英在咖啡館中失手打翻咖啡而招來責罵,是全書的轉捩點,從那時起,她開始正視自己不如意的生活,並尋求改變。《紐約客》雜誌今年初的一篇特寫文章《平等的謎題》(TheEqualityConundrum)中,作者開篇即問:我們都同意「不平等」是不好的事情。那麼,好的「平等」究竟是什麼模樣?這問題牽引出諸多關乎兩性,關乎金錢、權利以及「平均主義」的追問。即便我們知道完美的平等永不存在,知道找尋平等的路上總會經歷風雨甚至不免要或多或少地依賴「運氣」,但當咖啡館的杯子打翻之後,我們別無選擇。
煦濬ㄩ 綻厙
郬韓忒儂appㄛ【文匯網訊】中秋節賞月是中國人的習俗之一。由於北京近兩日天氣不佳,一位老人為防止天公不作美而看不到圓月,就於中秋當晚,在後海一酒吧上點亮了自帶的月亮,陪老伴過節。老人的浪漫行為,讓旁觀者都歎為觀止。昨天,記者從酒吧工作人員處瞭解到,老人雖為賞月提前踩了點,但他還不放心,於是在孩子的幫助下偷偷準備了巨大的月亮燈,這才有了這動人的一幕。據網北京晨報報道,有網友在9月15日中秋當晚爆料,「在後海吃飯時,身邊升起一個超大月亮!而男主角居然是個爺爺:爺爺曾經承諾讓奶奶每年都看到最美的月亮。沒想到這兩天北京天氣不好,爺爺怕奶奶看不到美麗的月亮,居然偷偷準備了一個巨大的氣球月亮……」記者從網友拍攝的短片中看到,老爺爺手持一簇鮮花,站在大月亮前,老奶奶反倒有些害羞了。被拽了好幾下才不好意思站到中間來,面對路人拍照,老奶奶又躲在老爺爺的身後,不過可以看出她的臉上滿是幸福的笑容。該網友告訴記者,作為路人見此情形感觸很深,便將此事發佈到網上。微博一經發出,老人的行為一夜之間爆紅網絡,如此浪漫的舉動感動了無數網友。「原來最浪漫的事,是寵你到白頭」、「從此『我願摘下月亮送給你』不只存在歌詞中」「這狗糧,我們單身吃得心甘情願」。昨天,記者按目擊者提供的線索來到後海一酒吧中,「老爺爺當晚穿一身中式服裝和老伴兒一同用餐,吃著吃著,身邊升起一個用氣球做的『大月亮』燈,這時老爺爺手裡捧著花,邀請老奶奶一起賞月。而老奶奶毫無準備,經幾位年輕人連哄帶推,她才走到老爺爺身邊。」酒吧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老爺爺說,每年中秋都會跟老伴一起賞月,他之前就來後海探查過一番。由於我們這兒視野開闊,所以選在這裡賞月。」老人覺得年齡越來越大,視角稍微不好就看不大清楚。由於近日北京天氣不佳,為了讓老伴不留遺憾,他在孩子的幫助下,偷偷準備了這個巨大的月亮燈。「當晚,隨著月亮燈亮起,顧客、路人都驚歎起來,紛紛簇擁過來拍照留念」。責任編輯:京辰趙陽日前閉幕的201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於明年全國經濟工作作出部署,提出了六項重點工作。「茪O推動高質量發展」是蚞戊怞h的重點工作之一,並且專門提到:「要健全體制機制,打造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製造業集群,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要加快落實區域發展戰略,完善區域政策和空間佈局,發揮各地比較優勢,構建全國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源,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打造世界級創新平台和增長極」。我認為,這既是香港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向,也是香港謀求高質量發展必須抓住的政策之利,關鍵在於香港政府和各經濟主體要主動識變、應變、求變,抓住機遇,齊心協力加速香港社會經濟轉型升級。識變:必須加緊與內地協同合作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分析,國家明年仍將處於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結構性、體制性、周期性問題相互交織,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而放眼世界,整體世界經濟增長持續放緩,仍然處於國際金融危機後的深度調整期,全球動盪源和風險點顯著增多。對於香港而言,要充分認識到,形勢的「變化」既有外部,更有內部。受社會風波的持續影響,香港經濟形勢嚴峻,多項經濟指標大幅度下行,以零售業為代表的中小企業雪上加霜。而香港的金融、地產、航運等主要經濟領域,在全球經濟下行周期內增幅有限。這就要求香港必須清醒認識到:在經濟上行周期,香港尚可以通過「吃老本」獲得不錯的經濟業績,但在國際、本港大勢都發生深刻變化的情況下,唯有加緊與內地的合作與協同,才能在下行的大勢中間,獲得發展新動能,增加抵禦各類風險的能力。應變:發掘14億人口市場商機應該看到,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並沒有改變,有一個重要的標誌就是:進入中國內地的外資,要在香港進行外幣結算;走向國際市場的內地資本,也要在香港進行外幣結算。從國家政策層面,對外開放要繼續往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方向走,加強外商投資促進和保護。這就為香港進一步做強金融業提供了前提條件。香港完全可以憑藉強大的金融資本優勢和自身的管理優勢,面向中國內地,輸出資本和管理,發掘14億人口的市場商機,積極參與到內地的優質項目之中,擴大資本效益。此外,香港政府還應該為中資企業和本港企業聯手發展創造條件。目前,在港中資企業有2,000多家。這些中資企業,其業務大都橫跨內地和香港,在內地大型項目的選擇和發掘上,具有天然的體制優勢和文化優勢。應該大力發揮它們在內地和香港之間的發展橋樑作用,帶動本港資本加快進入內地發揮更大作用。求變:在大灣區建設中加快創新早在今年2月,中央出台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後,香港各界都在積極行動,力求把握好香港的主場定位,為香港的轉型升級創造條件,特別是在「世界創科中心」建設等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進展。但是,從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傳遞的政策信號來看,粵港澳大灣區應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這意味荂G香港不但要在大灣區建設中保持自身優勢、抵禦經濟下行風險,更要加快創新、轉型升級,不斷提高發展質量。對於香港來說,要重視做好「區域系統工程」。比如,香港的傳統優勢行業航運業,不論是港口、海上運輸還是海工業務,近年來都承受茈球經濟下行周期的「壓力」和「煎熬」。大灣區建設,為航運業提供了抱團取暖的條件。但這顯然還不夠。香港完全還可以先行一步,結合智能航運、數字化港口、高端郵輪製造技術突破等,發揮自身的研發優勢,並充分利用好大灣區的廣闊腹地,實現產、學、研、用,打造先進製造業集群,從根本上實現行業的轉型升級。弊模假娃枅蚳模網郚ㄩ耟檣峎誘弊模汜昜假奏飄轅洁˙p軍運英國大選過後,雖然執政的保守黨大獲全勝,但在蘇格蘭選區,卻是蘇格蘭民族黨大獲全勝,這讓蘇格蘭民族黨歷史性地成為了英國政壇的第三大黨,以致於蘇格蘭民族黨黨魁施雅晴興奮地說:蘇格蘭的未來上線了(theveryfutureofScotlandwasontheline)。她同時發文號召:是時候決定我們的未來了。不言而喻,蘇格蘭民族黨要帶領蘇格蘭人民繼續搞獨立。蘇格蘭獨立公投是英政客豪賭結果蘇格蘭有自己的議會、自己的首席大臣、自己的貨幣、自己的法律,一個政治實體該有的核心要素都有。但這些要素可以構成蘇格蘭獨立的籌碼嗎?第一,從歷史角度看,17世紀末期,英格蘭建立了很多殖民地,賺了很多錢,蘇格蘭看在眼裡,急在心上,也想建立自己的殖民地,於是投資很多錢造船出海,這就是著名的達倫計劃(DarienScheme)。達倫計劃的主要目的,是要在巴拿馬開闢自己的「新愛丁堡堡壘」,並於1698年派出5艘大船前往美洲新世界,結果被打得落花流水,賠了相當於蘇格蘭年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損失慘重。這時候,蘇格蘭人才意識到英格蘭人能做的,他們不一定能做。由於蘇格蘭和英格蘭曾經擁有共同的國王,且王室有血緣親,為了挽救蘇格蘭,1707年,英格蘭和蘇格蘭簽訂了《聯合法案》,合併成為大不列顛王國,蘇格蘭議會也與英格蘭議會合併,變為大不列顛議會。從18世紀到20世紀初,大不列顛王國越來越強盛,蘇格蘭人覺得自己做了個明智的選擇。然而,一戰之後,英國國力衰落,蘇格蘭民族主義興起。1934年蘇格蘭民族黨(SNP)成立,在其不懈努力下,1999年英國議會允許蘇格蘭議會重建,並將部分立法權下放給蘇格蘭議會。英國議會這一決定,基於一個錯誤的認識:蘇格蘭民族黨始終無法佔據英國議會和蘇格蘭議會的多數。但這一錯誤認識,為今天的蘇格蘭獨立埋下了政治隱患。不過,自1707年蘇格蘭與英格蘭合併以來,至今已過去312年,312年的聯合王國,想要重新走上獨立之路,難度遠遠超過今天英國脫歐的N次方倍。蘇格蘭獨立要走司法程序難成功第二,蘇格蘭獨立公投,是英國政客們玩弄出來的政治副產品。前有蘇格蘭首個首席大臣唐納德·杜瓦,後有英國前首相卡梅倫,中間插入薩蒙德和施雅晴。杜瓦本是英國工黨蘇格蘭阿伯丁的一名議員,在他成為英國下議院議員後,一直為蘇格蘭爭取權力。之後,執政的工黨政府通過《1998年蘇格蘭法案》(ScotlandAct1998),同意蘇格蘭舉行議會選舉,杜瓦理所當然組建了蘇格蘭行政院(ScotlandExecutive),並成為首任蘇格蘭首席大臣,獲得了政治上的滿足。此刻的蘇格蘭行政院,也僅僅是負責蘇格蘭境內的教育、國民健康、司法、鄉郊、運輸等地方自治事務,還不存在鬧獨立,一切看上去歲月靜好。但2007年的地方選舉,蘇格蘭民族黨以一票之多,贏下了蘇格蘭議會的多數席位,成為蘇格蘭第一大黨,結束了工黨在蘇格蘭長達半個多世紀的主導地位。在蘇格蘭民族黨黨魁薩蒙德的帶領下,2011年蘇格蘭行政院改為蘇格蘭政府,薩蒙德成為蘇格蘭首席大臣,自此,主張「蘇格蘭獨立」的政治理想被提上日程。為了制衡保守黨內主張英國脫歐的呼聲甚囂塵上,也為了爭取蘇格蘭人民的選票,喜歡豪賭的卡梅倫竟然於2012年與蘇格蘭政府簽署蘇格蘭獨立公投協議,後經英國議會授權,於2014年組織蘇格蘭獨立公投,不過最終蘇格蘭人民選擇了留在英國,導致薩蒙德下台。公投結果令卡梅倫政府,甚至整個英國社會認為,蘇格蘭獨立僅僅是個遊戲而已,不會成真,正是這種不認真的態度,導致了後來英國脫歐公投真的成功了,這當然是後話。當下,英國要脫歐,導致親歐的蘇格蘭人要求獨立的呼聲再度高漲,但實際上,蘇格蘭獨立是要走司法程序的。約翰遜政府早已回應施雅晴,不會再像卡梅倫那樣讓蘇格蘭舉行第二次獨立公投。所以,儘管蘇格蘭獨立公投被國際媒體炒得很熱,但從歷史和現實的角度看,都是非常不切實際的。如果蘇格蘭獨立,地處蘇格蘭的英國核武器、核潛艇怎麼拆分?如果蘇格蘭獨立,與英格蘭聯合時間更短的北愛爾蘭又怎麼反應?何況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的分離主義者都在等茯敯邞O呢!
郭中行資深評論員過去半年,警隊盡忠職守、日以繼夜、流汗流血止暴制亂,維護法治的付出有目共睹。政府正向立法會申請警隊的超時工作津貼,縱暴派政客揚言,會用盡一切方法阻止;多名借暴亂上位的候任區議員則表示,上任後會先提出動議,要求政府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追究警暴問題。在修例暴亂中,警隊一直站在維護法紀、捍衛秩序的最前線,忠誠執勤,無所畏懼,面對暴徒不斷升級的暴力,「獨狼式」的恐怖襲擊,警隊寸步不讓,將暴徒一次又一次的攪局、騷亂平定。香港這一支訓練有素、專業高效的警隊,已經成為暴徒及幕後大台奪權的最大障礙。因此,打垮警隊便成為縱暴派當前的首要目標。暴徒其中一個打擊警隊的手段,就是通過海量的網上假新聞、假消息、假短片,無日無之詆毀警隊。現在網上發佈假新聞、假消息極為方便,一條毫無根據的假新聞,一個假賬戶,一班別有用心的網民,就可以炒作成熱點話題,在網上迅速散播,之後再「出口轉內銷」,讓《蘋果日報》將假新聞當真新聞報道,一條假新聞便「製作完成」,成為暴徒打擊警隊的主要武器。造謠造假中傷警隊這些假新聞來來去去幾個主題:一是造謠造假,利用所謂「知情人士」、「消息人士」,繪聲繪影地「製造」出聳人聽聞的假新聞。例如太子站所謂打死人事件,完全是沒有任何根據,但一個民主黨社區主任的帖子,引用「知情人士」幾句話,就杜撰出所謂太子站殺死人事件,之後更在太子站外設置連死者姓名都沒有的靈堂,上演大量的暴力衝突。但隨6名「死者」日前接受媒體採訪,大話終被揭穿。再如所謂「新屋嶺輪姦案」、「警署輪姦案」、「警員在街上亂槍掃射」等假新聞,在網上大量傳播,三人成虎、日日「洗腦」之下,令不少市民對這些荒謬絕倫的指控信以為真。二是倒果為因,將所有責任都推向警員。例如近日炒作的所謂催淚彈後遺症。警隊用的催淚彈符合國際要求,這些催淚彈英國在用、美國在用、法國也在用,有何問題?有人故意將矛頭指向警隊使用催淚彈,卻不講為什麼要用催淚彈。首先,催淚彈是在暴亂中作驅散暴徒的最低程度武器,是防暴的基本配置,如果要求警隊不用催淚彈,是否要求警方採用更高級別的武器驅散。更重要的是,沒有暴亂、沒有破壞、沒有違法行為,警方就不會用催淚彈,這是十分簡單的道理。如果和平遊行集會,警隊採用武力阻止,才構成所謂「警暴」的指控。但現在是先有暴亂,先有違法行動,警方三令五申後才進行驅散,發射催淚彈的責任完全在暴徒身上,始作俑者是暴徒而不是警隊。一些新聞片段,故意將前因後果刪除,只播出警員發射催淚彈的一幕,這種故意剪輯、編輯的新聞,同樣是假新聞,目的也是為了誤導市民、中傷警隊。三是乾脆用假圖、假影片栽贓嫁禍警員,包括用其他國家的片段,指控片中施暴者是香港警員;找來以往示威者受傷的照片,指是警員打傷,以至有高登的「文宣組」,毫無底線地以法國一套描述強姦情節的電影,指控片中施暴者就是香港警察。這種造假已經沒有底線。立法打擊假新聞在這半年間,假新聞、假消息層出不窮,肆無忌憚地中傷、妖魔化警隊。去年民調顯示,有84%受訪者對警隊表示信任;但到當下,竟然有4成市民在民調中給予警隊0分。香港警察由「亞洲第一」,忽然就變成很多人口中的「黑警」,是警隊變了嗎?當然不是,警員還是以往的警員,警隊專業克制,始終如一,但別有用心者通過大量的假新聞、假文宣,對警隊聲譽造成沉重打擊,這4成給予警隊0分的人,毫無疑問就是受到假文宣的誤導,才作出極端評分。不少國家已訂立規管假新聞的法律,例如法國的《新聞自由法》就是反假新聞的主要法律,防止仇恨言論和假新聞,禁止種族誹謗與煽動種族仇恨的言論;新加坡今年更立法打擊假新聞,授予官員權力去判斷、封鎖和移除網上假消息。在新加坡《反網上假消息及操弄保護法》下,發佈所謂「違反公共利益」假新聞,會被監禁最高5年及罰款最多約284萬港元,透過假賬戶或自動程式發佈假新聞,更可罰款超過500萬港元和最高監禁10年。假新聞對社會的禍害愈來愈大,對暴亂推波助瀾,香港也應研究立法打擊假新聞,警方對於一些媒體的抹黑造謠報道,不但要主動澄清,更應循法律手段追究,以免出現「當真相在穿幫的時候,謊言已經跑遍了全城」的荒謬現象。高佩璇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立法會日前通過議案,要求教育局嚴肅追究縱暴教師責任,嚴懲發放煽動仇恨言論、慫恿學生參與非法集會或街頭暴力的教師,並呼籲在校生不要發放任何有關暴力或仇恨的言論。雖然這是一份遲來的議案,議案也沒有實質性的約束力,但它體現的是當前社會關注焦點,是民意的關切。教師縱暴,唆使學生參與暴亂,是暴亂遲遲無法平息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這次動亂最為慘痛的教訓。這是一組觸目驚心的數字:自6月初暴亂以來,至今共有來自逾300間中學合共2,393名學生被捕,佔總被捕人數近四成,涉及全港逾六成中學。參與暴亂年紀最輕的12歲,小學畢業剛升入中學;而殘忍地用刀片割殺警員脖頸的暴徒也才只有19歲。青少年不諳世事,青春熱血,易於衝動,易受蠱惑。而多年來正面教育的缺失,為他們偏聽偏信打下基礎。動亂6個月來,有教師在網上發佈仇警言論,在校園裡鼓動學生罷課;有教師親自帶學生參加非法集會。不可否認,此次動亂撕裂社會,形成社會的大對立。但無論個人政治取態如何,作為責在育人的教師,絕對不能將自己的意識形態加諸在學生頭上,更不能鼓動學生參與暴力行動。這不僅是缺乏基本職業道德,更是一種犯罪行為。鼓動學生當炮灰,毀掉學生未來,毀掉香港未來,如此的教師當然需要懲處。據悉,香港教育局自6月中至11月初,已就106宗與動亂有關的教師專業操守個案展開調查,初步完成60宗個案,約30宗初步成立,正考慮作出懲處。教育局還表示,對於被捕教師,如確立教師有違法行為,他們除了要承擔法律責任外,教育局會根據《教育條例》嚴肅跟進,若情況嚴重,可以取消其教師註冊。此次懲處違反專業操守的教師,的確有「亡羊補牢」之意。但汲取這個教訓「未為晚也」。面對香港的滿目瘡痍,社會各方都需要反思,教育局更是需要深刻反思,汲取教訓。教師必須是香港的建設者,而不是暴力的煽動者推動者,不能成為香港的毀滅者,這是毋庸置疑的。【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竺建平15日杭州電)今年第14號颱風「莫蘭蒂」和第16號颱風「馬勒卡」雙颱風影響期間恰逢我國中秋佳節與天文大潮汛,浙江全省範圍出現明顯降雨過程。據氣象預報,浙江還將出現持續降雨天氣,15-17日浙江部分地區還會出現大暴雨。浙江省防汛防台抗旱指揮部已啟動防汛防颱風Ⅳ級應急響應,要求特別注意防範風、雨、潮「三碰頭」帶來的影響。據瞭解,浙江省防指正密切監視颱風動向,要求海洋漁業部門及沿海市、縣研究9月15日伏休禁漁期結束後在港漁船的出海時間,並組織做好目前正在海上作業的1萬多艘拖蝦、刺網等漁船的防台保安工作。沿海各地組織疏散工作受海上大風影響,溫州沿海各地迅速組織防台工作,先後疏散南麂至鰲江、瑞安等沿線旅客428人。目前,從鰲江、瑞安兩地開往南麂島的客船已全部停航,復航時間另行通知。蒼南縣龍港鎮舥艚碼頭,一排排漁船整齊停靠,漁民們也正在轉移物資,加固纜繩,撤離人員。據海洋漁業部門統計,目前,全市8已撤離漁船203艘,其餘116艘漁船也正在歸港避風途中。據氣象部門分析,15日至17日,寧波象山外圍海域風力將達8至10級以上,石浦港內風力在7級左右,並伴有明顯降雨。因此寧波市要求全市漁船15日傍晚18時前務必返航進港或到安全區域避風,未出海的船隻一律不得出海作業。對非標準海塘內的養殖人員、圍墾等涉海作業人員,要及時組織撤離上岸,不漏一人。另外,正值中秋假期,旅遊部門加強景區遊客安全管理,按預案及時疏散海島、景區、農家樂等地旅遊度假人員。責任編輯:章文桸彶勤砓峈ぱ籵詢苺救珛汜ㄛ垀悝蚳珛睫磁踏爛窒勦枑惆腔詣弇剒⑴ㄛ蚥珂桸彶詢苺茼趣救珛汜﹝
廖苤迶2021-03-02 21:10:18
跪華猁玸瞍傀■ぶ楷汜擄摩俶砮①華⑹腔諒捄ㄛ撼珨毀ㄛ勤掛華滅諷穢韌婬齬脤﹜勤滅諷笭萸婬樓嘐﹜勤滅諷猁⑴婬邈妗ㄛ楛砮①祥堤珋毀粟﹝
詢傑啋ァ2021-03-02 21:10:18
弊模假娃枅蚳模網郚ㄩ耟檣峎誘弊模汜昜假奏飄轅洁ㄒ炮操m光浸大學生會會長方仲賢因為台灣不肯立「難民法」接收方同學口中的「義士」,憤而為文批評台灣領導人蔡英文吃香港反修例運動的「人血饅頭」。此事引起台方強力反彈,「引起軒然大波」(大專同學們用語),方同學旋即向台灣道歉。本來事情應告一段落。可能是台方有人認為還不夠,又或者是隨方同學赴台的「香港大專學界國際事務代表團」錯判,竟然在facebook再貼一文,向台方表示感謝,並清楚點出哪些台灣組織曾幫助過他們,令人「大開眼界」。暴動物資由台運港台灣如何和香港的「反修例運動」互動,同學們毫不吝嗇地為我們娓娓道來:「香港人在6月以來的抗爭並未停止,同時台灣對香港人的支援有增無減,自6月起大力以行動支持香港運動,不論是遠道以螞蟻搬家形式運送物資來港,一夜間為港人籌募大量頭盔。」怪不得每次有黑暴衝擊,他們的頭盔都是一式一樣,看上去恍如「制服」,原來有台方「一夜間為港人籌募大量頭盔」。同學們沒有說是什麼時候的「一夜間」,但要在「一夜間」送來,看來同學們當時亟為急需頭盔。香港警方不妨排查一下。筆者奇怪的是,台灣和香港一衣帶水,究竟在「一夜間」籌募的「大量頭盔」是如何運來香港?抑或早已有台方人員在香港,然後用金錢為同學們「一夜間」去籌募?縱使有錢,供應商又會是誰呢?更令筆者大開眼界的是:同學們在這個帖文內又點出另一個台方組織: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ormasanAssociationForPublicAffairs)。這個組織,用同學們的原話說:「是我們學界代表團一直模仿的對象。」同學們更點出FAPA的「往績」。這組織「從1982年開始已經在海外連結強大的台灣人離散族群,爭取國際支援,聲援台灣。FAPA的模式實為開拓民間外交的先河。」這還不夠,同學們索性直接點出FAPA在哪方面「指導」過他們。「我們尤其感謝FAPA一直對我們的指導,令我們早前可以在美國進行有關《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的游說工作。」呵呵!原來在美國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游說活動有台方身影,不單協助,而且「指導游說工作」。帖文透露的重要信息同學們這篇帖文,不論從現實政治抑或將來的歷史研究,實在十分重要:1)它清楚點出台灣如何協助(大量頭盔),而且效率奇高(一夜間)。2)它清楚點出台灣的協助力度,「香港人在六月以來的抗爭並未停止,同時台灣對香港人的支援有增無減」,是「有增無減」的力度。台灣為了香港反修例,似乎下了血本。3)它清楚點出近日港人在美國的有關《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的游說工作,台方誰在作指導。4)它清楚點出台方多個團體與香港的反修例學生「多方」溝通。「同時學界代表團過去半年跟台灣多方團體一直溝通和合作,能得到它們善意的幫忙」。5)這帖文顯示了香港這幫反修例學生,「珍惜(台灣)每個組織不論大小的支援,同時期待未來的合作和交流。」這也可能因為過去6個月台方的協助是「有增無減」,故同學們珍之重之。這篇帖文告訴大家,香港的反修例運動絕不是純粹的社會運動,而是和台灣「大選」掛u,或至少是和台灣綠營掛u,同學們十分重視和台灣關係;否則同學們在香港罵人吃「人血饅頭」,簡直是家常便飯,愛罵誰便罵誰,為何要連發兩篇帖文道歉?作為一窺台灣當局在香港反修例運動的一鱗半爪,這篇帖文很有意思。筆者很想知道,同學們口中的台灣「滴水之恩」,究竟有否涉及金錢直接資助,以至有否具體落到每位同學手上。歷史告訴我們,一場政治運動,「錢的流向」十分重要。大家還記得當年黃台仰被捕時,在他家中搜出50萬港元現金(全是新簇簇的千元港幣)以及大量「偉哥」嗎?﹝佘德聰港區全國政協委員國家主席習近平12月18日至20日親臨澳門,出席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並視察澳門。習主席18日抵達澳門機場時對中外傳媒說道:「澳門認真貫徹『一國兩制』方針並取得的經驗和具有的特色值得總結,澳門未來發展美好藍圖需要我們共同描繪。」在2020年新的一年來臨之際,香港也需要好好總結經驗和描繪未來。特別是香港「一國兩制」事業在半年來遭受巨大的衝擊後,香港需要思考,如何繼續堅定「一國兩制」制度自信,把握好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和一系列支持政策,努力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回顧澳門回歸祖國20年來,中央始終堅持實行「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澳門社會亦嚴格按照憲法和澳門基本法辦事,全面準確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社會團結,民心穩定,澳門政府和社會各界齊心齊力推動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促進與內地交流融合,各項事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堅信中央落實「一國兩制」決心不會變習主席在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發表重要講話,總結澳門「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四點重要經驗。這四點重要經驗,可以說既是習主席對澳門20年來成功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所給予的最高評價,也是對香港與澳門未來進一步貫徹落實好「一國兩制」所做的精準概括。「一國兩制」是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偉大創舉,在「一國兩制」下,香港與澳門得以順利回歸祖國的懷抱,並且保持了長足的發展。香港、澳門回歸以來,中央一直堅持落實「一國兩制」制度,「一國兩制」的實踐亦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對此,我們應該堅信中央落實「一國兩制」的決心不會變,更應該對「一國兩制」制度保持堅定的信心。港澳深度合作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央今年2月公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規劃綱要「前言」就指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既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國家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嘗試,也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嘗試。這清楚表明,中央將堅持推動「一國兩制」事業不斷取得完善,令香港、澳門在「一國兩制」制度體系下,通過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以繼續保持繁榮發展。全面貫徹「一國兩制」的方針,嚴格按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指導思想。香港和澳門同樣享有「一國兩制」的雙重優勢,應好好理解習主席的重要講話精神,堅信「一國兩制」制度,並進一步貫徹落實好「一國兩制」,以及把握好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和一系列支持政策,努力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必須強調的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習主席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戰略。香港和澳門都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中心城市之一。港澳兩地充分把握好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所帶來的機遇,將可以更好地為自身經濟尋找新增長點,促進經濟產業多元發展。隨荌禤a茪O推動高質量發展,港澳適時加強深度合作,亦可以攜手共融國家發展。在強強聯手下,港澳經濟必然會是一片繁榮景象。﹝
還瑞I2021-03-02 21:10:18
楊華勇香港中華總商會副會長全國工商聯常委國家主席習近平讚揚澳門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堅定把愛國愛澳排在核心價值序列的第一位,很多事情都以是否符合國家和澳門利益為首要考慮。特別是向青少年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使愛國主義精神薪火相傳,鞏固了「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思想基礎。這值得香港深思和借鑒。香港社會經常有人談論核心價值問題,惟對於什麼才是香港的核心價值,一直以來都沒有一個清晰的定義。聯繫香港的多次政治爭拗和風波,特別是半年來的修例風波和暴亂,不難看出香港反對派屢屢以捍衛他們所說的香港核心價值為幌子,否定「一國」是「兩制」的前提,甚至瘋狂叫囂搞「港獨」,傷害了內地和香港同胞的感情。香港反對派刻意從港人的核心價值中提取跟西方價值最接近的部分,標榜為香港核心價值的全部,卻把愛國愛港妖魔化、污名化,排除在香港的核心價值之外。這種是非顛倒的現象,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什麼是香港特質的核心價值呢?毫無疑問,這就是「愛國愛港」。「愛國愛港」作為香港核心價值的首位,如同任何一個地區和國家一樣,是核心價值的中樞。「愛國」不分社會主義制度、資本主義制度,是人類超越意識形態的共同核心價值觀。西方任何一個國家,如美國的核心價值,首要的當然是愛美國、忠誠於美國。「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愛國愛港」當然是香港首要的核心價值。反對派歪曲香港核心價值實際上,愛國愛港一直是香港的核心價值,從新界原居民抗擊英軍入侵,到抗日戰爭期間港人以多種形式支援祖國內地抗戰;從港九獨立大隊在香港肩負起抗擊日軍和拯救大批文化人士等重要工作,到新中國成立伊始百廢待興,港人與新中國風雨同舟、榮辱與共;從港人為國家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作出不可替代的巨大貢獻,到支援國家發展和扶貧救災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都體現出港人愛國愛港的優良傳統。也正是這種血脈聯繫,讓香港戰勝一個又一個挑戰,不斷走向繁榮。正如香港中聯辦主任王志民指出,香港一直有茷亃j的愛國主義優良傳統,「在中國『站起來』的年代,就有無數香港愛國人士冒茈角j風險為內地輸送了大量資金、藥品、設備等。在中國『富起來』的年代,也有無數香港同胞為改革開放作出了特殊而重要的貢獻。」在半年來的修例風波和暴亂中,反修例勢力常常以「共同擁抱香港核心價值,一起守護我城」的幌子,公然煽動非法示威和動亂,為暴徒粉飾正名。反對派政客更周遊列國「唱衰」香港,危害國家。縱暴派以「違法達義」歪理美化暴力,顛倒是非,重創香港百年鍛造的法治精神。縱暴派叫喊「時代革命、光復香港」的口號,實際上做的卻是「攬炒」香港,將法治、安定、文明的香港變成暴力、撕裂、動亂、野蠻的香港。但縱暴派混淆是非,顛倒黑白,聲稱「攬炒」就是香港的核心價值,荒謬絕倫,莫此為甚。愛國愛港力量一直是維護香港繁榮穩定的中堅力量。在半年來的修例風波和暴亂中,香港形勢嚴峻,愛國愛港人士團結一致,勇於對暴力說不,敢於激濁揚清、弘揚正氣,匯聚強大正能量,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堅決守護港人的家園,阻止香港滑向沉淪的深淵,在恢復秩序、止暴制亂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許多社會知名人士,以及許多無懼被「私了」的普通市民,臨危不懼、振臂一呼、嚴斥暴徒、阻止破壞,在黑雲壓城中彰顯了愛國愛港的風骨。習主席讚揚澳門堅定把愛國愛澳排在核心價值序列的第一位,值得香港深思和借鑒。澳門重視愛國愛澳核心價值的培育和傳承,深入推進政府、學校、家庭和社會「四位一體」的愛國主義教育,愛國愛澳力量在澳門特區政治生活中佔絕對主導地位,大中小學各個教育階段都有基本法教育的相關內容,實現升掛國旗、奏唱國歌,憲法和基本法被列為大學必修課。香港應該向澳門借鑒和學習,從各個方面弘揚愛國愛港核心價值,香港的「一國兩制」實踐才能行穩致遠。ㄛ珋妗汜魂笢ㄛ珩衄屾杅絨埜補窒ㄛ坻蠅淕毞疆疆繕繕ㄛ艘侔酕賸祥屾馱釬ㄛ筍竭嗣飲岆酕拸蚚髡ㄛ堤薯祥枒疑﹝﹝美國作家丹.布朗以《達文西密碼》風靡全球,9月將出版首本圖畫書《動物狂想曲》,講述超越自我的故事。他還為書中動物譜寫10多首音樂旋律,結合互動科技呈現給不同世代讀者。《動物狂想曲》的繁體中文版將由台灣時報文化出版,其副總編輯嘉世強表示,這不是一般的圖畫書,本身愛好音樂的丹.布朗,親自為書中各種動物量身打造譜寫10多首音樂旋律,編制成交響樂,並結合最新AR擴增實境科技,可搭配手機或平板等各種電子產品一起閱讀。嘉世強解釋,本身是音樂家的丹.布朗,從兒童音樂經典名作《彼得與狼》和其兒時讀過的童話故事汲取靈感,專門為時刻追逐科技潮流的新世代讀者創作出這本圖畫書,不論是兒童還是成人讀者都能享受。讀者可以把它是當作一般圖畫書自讀或共讀;亦可以選擇結合互動科技,跟茖C幅跨頁的插畫和文字,聆聽原創音樂,或結合AR擴增實境科技來感受。《動物狂想曲》全書透過動物主角老鼠和牠的朋友們來分享人生智慧。丹.布朗將每種動物的生命智慧譜寫成一首首古典樂,教大人和小孩體會同情、耐心、尊重和自信,以及慢活、心靈滿足、世界大同等大人渴望的道理。創作題材與過去如此不同,丹.布朗表示:「我愛說故事,我的小說都嘗試融入多重主題。」在這本圖畫書中,他很興奮能結合藝術、音樂和文字等3種不同的語言,來打造層次豐富的閱讀體驗。他亦表示:「宛如歌劇一般呈現美麗的舞台、情節、音樂和詩文,這本書將是一次痛快,同時打開視覺、聽覺和心靈感官的美妙作品。」丹.布朗的父親是數學教授,母親則是宗教音樂家,他從小就生活在科學和宗教矛盾激盪的哲學體驗裡,家裡沒有電視,只有很多的書本,他會從事寫作,就是來自於家庭教育。1998年以《數位密碼》一書初試啼聲後,陸續出了《天使與魔鬼》、《大騙局》,但銷售成績平平,直到他的第四部小說《達文西密碼》問世後,才讓他一飛沖天,成為暢銷作家,接茪S創作了《失落的符號》、《地獄》、《起源》,都引起轟動。文:中央社﹝
騰躂詈藝狦2021-03-02 21:10:18
陳栠場汔ㄛ腎翻竻腔イ萃汒蚙銀賱﹝ㄛ涴虳燴癩勤絞奀侉芮騔椎葍撞汜賸旮堈腔荌砒﹝﹝郭中行資深評論員這場修例風波猶如一面照妖鏡,將香港社會的魎魅魍魑都照射出來,一些表面一副業界精英、專業人士模樣的人,原來思想卻極度扭曲,為了政治目的可以顛倒是非黑白,罔顧道德操守,甚至有所謂法律界人士,打茠k治旗號反法治,不斷為黑衣魔的違法行為狡辯。在這場暴亂中,這些顛三倒四的言行無日無之,如此專業淪喪,不禁令人搖頭嘆息。反對派政客青黃不接,新一代不是扶不起的阿斗,就是一味做激進派的「跟尾狗」,但小的不行,老的也不見得好。日前,身為資深大律師的公民黨主席梁家傑,突然煞有介事地在其facebook上傳一張穿聖誕紅裙的小女孩抬頭望蚍あ鴩噯厊給謇熒茪龤A他更繪聲繪影、上綱上線地聲稱,香港人就是要為相片中穿虒t誕紅裙的小女孩和她這一代,取回「免於恐懼」的「自由和生活方式」云云。言下之意,即是這名小女孩當時正向警隊示威,「不屈」地望蚅給謘C因為仇警而放棄了理性如果小女孩確實如此,梁家傑的煽情文字介紹也勉強可以成立,但問題是梁家傑根本是在斷章取義,扭曲照片內容。這張照片在網上大量傳播,真實的情況是這名小女孩是到警察面前打氣,向在佳節當日守護香港的警員表達感激之情,所有照片都清楚表明這是一張「撐警」照片,並不存在什麼爭取「免於恐懼」的自由。梁家傑的留言完全是白日幻想,更是仇警上腦,故意造謠造假。這張小女孩照片在網上隨處所見,梁家傑只要細心察看,肯定會知道這是向警察表達感謝之情,而不是挑戰、指責警隊,如果梁家傑連這樣的事實都分辨不了,都解讀錯誤,請問他的資深大律師是如何考來的?這樣的判斷能力還如何做大狀、做一黨之首?當然,梁家傑應該不會無知至此,他是故意為之,故意對照片隨意解讀,任意加上自己評論,目的就是為了攻擊警隊,他是因為仇警而放棄了理性。暴徒肆虐香港失去平安自由梁家傑是資深大律師,理應保持客觀持平,否則如何客觀為不同客戶提供專業法律意見?但從他的facebook言論卻可看出,他的政治觀點極端偏頗,對於警隊更有莫名其妙的敵視和攻擊。他說小女孩要取回「免於恐懼」的「自由和生活方式」,這相信是他本人的夫子自道。但問題是,香港人在這段「黑暴」歲月所失去的「免於恐懼」的自由,是因為警察造成的嗎?當然不是。這些都是暴徒造成,是暴徒在大街上隨意破壞、燒毀政見不同的商舖;襲擊不同政見以至一言不合的市民,有市民更因此喪命。市民在街上說了句暴徒不愛聽的話,就可能被隨意圍毆、羞辱、「私了」,市民失去了言論自由,商舖失去了正常經營的自由,香港社會失去平安的自由,全港社會都因為暴徒的肆虐,陷於日復一日的恐懼之中。現在梁家傑不去譴責暴徒,反而誣陷執法者,這是什麼道理?如果沒有警隊,香港市民在這段「黑暴」歲月根本連活都活不下去了。君子所見無不善,小人所見無不惡。梁家傑借一張照片莫須有地攻擊警隊,將其極端仇警思維暴露出來,說明他與暴徒是一丘之貉,更說明梁家傑是徹頭徹尾的小人。只有暴徒才會如此痛恨執法者,會如此造謠造假抹黑警隊,梁家傑的不堪言論,說明他已經仇警上腦,說明他為了政治目的可以不理證據,不顧事實,如此造謠小人試問還有何資格做大狀?一個曾經說過「暴力有時或可解決問題」的人,又有何資格自稱法律界人士?有何資格舉起法治大旗來侃侃而談?公民黨自稱大狀黨,自以為是「藍血精英」,但這些所謂精英在這場暴亂中卻甘願做暴徒的詭辯士,為他們的惡行、暴行辯護。梁家傑甚至認同暴力是解決問題的辦法,意思是暴力比法律更加有用,這些言論出於所謂法律界人士之口,怎會令人對香港法治有信心?公民黨的墮落非自今日始,但經過這場暴亂,公民黨的不堪、無能、禍港本質卻可以蓋棺定論,這樣一個不知所謂的政黨還妄想做執政黨,真是荒天下之大謬。﹝
桲輛Ч2021-03-02 21:10:18
張思穎民建聯中央委員民建聯工商事務副發言人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香港早前與國際結算銀行簽訂「國際結算銀行創新樞紐」轄下香港中心的運作協議,將香港打造世界一流的金融風險監測和創新金融科技國際合作平台的首選城市。早於2016年9月,金融管理局已成立金融科技促進辦公室,與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合作成立「金融科技創新中心」,推行「金融科技監管沙盒」,讓金融機構推出金融科技項目試行機制,將香港金融科技產業結構從中端邁向高端發展,促進區塊鏈技術「引進來」與「走出去」並重,這對香港金融發展具深層意義。目前「金融科技監管沙盒」試行項目超過90項,約三分之一項目與監管和合規科技相關,反映金融管理局推行沙盒具代表性,業界對虛擬銀行牌照重視程度很高,對內地如可推進金融科技發展有舉足輕重作用。從而,北京地方金融監管局於今年12月5日亦宣佈北京市在全國率先試點金融科技「監管沙盒」,加速內地金融科技與國際接軌,為內地金融長遠發展作出重要部署。香港金融風險管理水平一直受到國際公認,對內地推進金融市場具前瞻性。有見於此,香港銀行同業結算子公司與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下屬機構於今年11月簽署《諒解備忘錄》,雙方2020年第一季將加強區塊鏈應用合作,互補「貿易聯動」平台優勢,這反映內地大力推進創新金融,可帶動香港經濟增長。香港目前估計超過8成銀行已使用人工智能經營金融業務,「金融科技監管沙盒」推行將有更多銀行全面加強人工智能系統,亦將有更多虛擬銀行誕生,改變香港金融科技生態環境,將取代以往金融運作傳統模式。這帶來重大啟示,未來香港將以人工智能取代人手,再沒有銀行櫃台服務、客戶經理等,可能將會有更多以人手操作的工作機會逐步流失,人力配置將快速轉型,從事金融行業的「人才」亦可能不久將來會重新定義。ㄛ馮煒光浸大學生會會長方仲賢因為台灣不肯立「難民法」接收方同學口中的「義士」,憤而為文批評台灣領導人蔡英文吃香港反修例運動的「人血饅頭」。此事引起台方強力反彈,「引起軒然大波」(大專同學們用語),方同學旋即向台灣道歉。本來事情應告一段落。可能是台方有人認為還不夠,又或者是隨方同學赴台的「香港大專學界國際事務代表團」錯判,竟然在facebook再貼一文,向台方表示感謝,並清楚點出哪些台灣組織曾幫助過他們,令人「大開眼界」。暴動物資由台運港台灣如何和香港的「反修例運動」互動,同學們毫不吝嗇地為我們娓娓道來:「香港人在6月以來的抗爭並未停止,同時台灣對香港人的支援有增無減,自6月起大力以行動支持香港運動,不論是遠道以螞蟻搬家形式運送物資來港,一夜間為港人籌募大量頭盔。」怪不得每次有黑暴衝擊,他們的頭盔都是一式一樣,看上去恍如「制服」,原來有台方「一夜間為港人籌募大量頭盔」。同學們沒有說是什麼時候的「一夜間」,但要在「一夜間」送來,看來同學們當時亟為急需頭盔。香港警方不妨排查一下。筆者奇怪的是,台灣和香港一衣帶水,究竟在「一夜間」籌募的「大量頭盔」是如何運來香港?抑或早已有台方人員在香港,然後用金錢為同學們「一夜間」去籌募?縱使有錢,供應商又會是誰呢?更令筆者大開眼界的是:同學們在這個帖文內又點出另一個台方組織: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ormasanAssociationForPublicAffairs)。這個組織,用同學們的原話說:「是我們學界代表團一直模仿的對象。」同學們更點出FAPA的「往績」。這組織「從1982年開始已經在海外連結強大的台灣人離散族群,爭取國際支援,聲援台灣。FAPA的模式實為開拓民間外交的先河。」這還不夠,同學們索性直接點出FAPA在哪方面「指導」過他們。「我們尤其感謝FAPA一直對我們的指導,令我們早前可以在美國進行有關《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的游說工作。」呵呵!原來在美國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游說活動有台方身影,不單協助,而且「指導游說工作」。帖文透露的重要信息同學們這篇帖文,不論從現實政治抑或將來的歷史研究,實在十分重要:1)它清楚點出台灣如何協助(大量頭盔),而且效率奇高(一夜間)。2)它清楚點出台灣的協助力度,「香港人在六月以來的抗爭並未停止,同時台灣對香港人的支援有增無減」,是「有增無減」的力度。台灣為了香港反修例,似乎下了血本。3)它清楚點出近日港人在美國的有關《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的游說工作,台方誰在作指導。4)它清楚點出台方多個團體與香港的反修例學生「多方」溝通。「同時學界代表團過去半年跟台灣多方團體一直溝通和合作,能得到它們善意的幫忙」。5)這帖文顯示了香港這幫反修例學生,「珍惜(台灣)每個組織不論大小的支援,同時期待未來的合作和交流。」這也可能因為過去6個月台方的協助是「有增無減」,故同學們珍之重之。這篇帖文告訴大家,香港的反修例運動絕不是純粹的社會運動,而是和台灣「大選」掛u,或至少是和台灣綠營掛u,同學們十分重視和台灣關係;否則同學們在香港罵人吃「人血饅頭」,簡直是家常便飯,愛罵誰便罵誰,為何要連發兩篇帖文道歉?作為一窺台灣當局在香港反修例運動的一鱗半爪,這篇帖文很有意思。筆者很想知道,同學們口中的台灣「滴水之恩」,究竟有否涉及金錢直接資助,以至有否具體落到每位同學手上。歷史告訴我們,一場政治運動,「錢的流向」十分重要。大家還記得當年黃台仰被捕時,在他家中搜出50萬港元現金(全是新簇簇的千元港幣)以及大量「偉哥」嗎?﹝張樂美國《時代》雜誌於日前公佈2019年「《時代》風雲人物」選舉結果,有人高興,有人愁。高興的是,16歲瑞典環保少女通貝里憑一己之力,奪得此項殊榮。愁的是,有一班對香港民主發展的「愚忠」支持者,一心以為搞亂香港政局,就可以得到聲譽,點知是一場歡喜一場空。以搞亂香港換外力讚賞無奈的是,正如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看待香港暴徒一樣,視他們為「政治避孕套」,用完即棄,不會帶點留戀之情。同一時間,有人瘋癲,有人傻。瘋癲的是,香港「愚民」以為美國通過了《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就可以即時將香港變天,癱瘓特區政府運作,真是荒天下之大謬!傻的是,香港仍有漢奸、走狗出走西方多國,尋求其他外援協助,企圖再獲制裁工具,以對國家及特區政府不利。筆者查看今年《時代》雜誌風雲人物的結果,只得瑞典環保少女通貝里是實至名歸的,原因就是通貝里在過去隻身前往瑞典國會門口,高舉「為氣候罷課」的標語抗議,要求官員、政客為應對氣候變遷盡早採取行動。通貝里的當選理據就是,憑一人之力,喚醒全球青少年關注氣候變化問題。其餘的候選人包括美國民主黨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發起中美貿易戰及因「通烏門」遭彈劾的美國總統特朗普、揭露特朗普與烏克蘭總統聯繫的匿名美國中情局官員「通烏門」吹哨者、香港暴徒。除了通貝里和香港暴徒外,其餘三人/團體都是來自美國,都只是「陪跑」。事實而言,2020年就是全球的大選年,先有台灣「大選」,再有美國總統選舉,媒體最好借2019年底的風雲人物或政治事件選舉,來作政治炒作。《時代》雜誌不會在民主、共和兩黨中選擇「風雲人物」,目的就是不想「政治歸邊」,萬一「歸邊」後,就好像民主黨總統初選候選人彭博旗下的彭博通訊社一樣,被特朗普競選團隊不發出記者採訪證。無論如何粉飾暴徒就是暴徒至於通貝里關注全球氣候的同時,在地球另一角落的香港,暴徒就不斷投擲汽油彈,焚燒雜物、水馬,產生大量污染環境的二噁英。這樣與通貝里相比,《時代》雜誌評審人都會知道,哪個是為地球謀福祉,哪個是在破壞地球。不過,最諷刺的是,「香港暴徒」獲得最多網民支持獎。網民在香港暴徒落選風雲人物後,態度不一。有些網民質疑,他們曾多次透過社交平台,發動群眾,用不同身份來投票,一時就是張三,一時李四,目的就是用「人海」戰術,「谷大」票數,以為可以同以往香港媒體舉行的網上政府、警察支持度調查一樣,照辦煮碗,就可以成功再下一城。可惜,事與願違,這次所謂風雲人物的操盤者,不是本地媒體,亦不是香港暴徒,而是美國媒體。最令人費解的是,有些網民質疑他們做得未夠好,未能令到特區政府「跪低」。有些網民覺得美國政府沒有在此選舉中,為香港打氣。事實上,這班網民太天真了,為何對這個「風雲人物」獎項看得太認真、蚨簼O?萬一落選,就好像天塌下來一樣!事實上,近年當選「風雲人物」的人/團體,往往為人詬病。三年前的特朗普,就是憑自已瘋人瘋語,成為了「風雲人物」!一直以來,《時代》雜誌的風雲人物選舉常被人認為過於美國中心,偏離以往多為外國政治領袖及思想家當選的傳統。最後,筆者希望用廣州一句俗語來作總結:「桐油埕始終都是裝桐油」,暴徒如何裝扮、掩飾,如何由「黑衣人」變身為「白衣人」,還是由「擲磚者」變身為「街坊」,就算為他們戴上任何的光環,給予什麼榮譽都好,他們本質就是暴徒,就是破壞香港社會穩定、法治和安寧的一夥人!﹝